雨水利用不僅僅是一種資源的開發(fā)和節(jié)約,也可實現(xiàn)節(jié)水、水資源涵養(yǎng)與保護、減輕城市排水和處理系統(tǒng)的負荷、減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等。
一、雨水利用的2種方式
對于雨水回收利用工程的一般模式是將屋頂雨水通過雨漏管收集,通過分散或集中過濾,除去徑流中顆粒物質,然后將水引入蓄水池貯蓄,再通過水泵輸送至用水單元,一般用于沖洗廁所或灌溉綠地等。建設屋面雨水集蓄與回用系統(tǒng),如機場、體育場館、會展中心等場所,屋面積水面積大,雨水收集系統(tǒng)完善,適宜建屋面雨水利用系統(tǒng),雨水被收集后要進行一定的處理,其水質應達到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》(GB/T18920-2002)、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(huán)境用水水質》(GB/T18921-2002)、《地表水環(huán)境質量標準》(GB3838-2002)等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,才能應用。根據(jù)用途確定雨水處理應該達到的水質,當同時用于多種用途時,其水質應按最高水質標準確定。一般來說,雨水利用包括雨水集蓄凈化回用和雨水滲透補充地下水2個方面。前者稱直接利用,后者稱為間接利用。
直接利用
根據(jù)雨水匯集區(qū)的不同,可將雨水直接利用系統(tǒng)分成屋頂雨水利用、路面雨水利用和綠地雨水利用等方式。
屋面雨水
屋面雨水利用是指將建筑物(構筑物)的屋頂(天臺)作為集雨面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統(tǒng)。屋面雨水水質受大氣質量、屋面材料、降雨量、降雨間隔等因素的影響。屋面雨水的污染程度與屋面材料有直接關系,瀝青油氈是一種主要污染源。因此,在屋面雨水利用規(guī)劃設計中必須考慮屋面材料的影響,通過采用鋁塑板等新型屋面防水材料,可有效地減少雨水中雜志。
路面雨水
路面雨水利用是指將道路、廣場作為集雨面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統(tǒng)。路面雨水水質受交通量、路面衛(wèi)生、路面材料、降雨量和降雨間隔等因素的影響。道路和屋頂?shù)奈廴境潭炔煌?,雨水徑流水質也有所差異,通常路面雨水水質比屋面雨水要差。由于機動車道的交通量較大,路面污染較重,機動車道的雨水水質相對較差。因此,在路面雨水規(guī)劃設計中應優(yōu)先考慮收集自行車道、人行道和小區(qū)道路的雨水。
綠地雨水
綠地雨水利用是指將綠地作為集雨面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統(tǒng)。綠地對于雨水徑流中的污染物有一定的截流和凈化作用。收集到雨水徑流水質相對較好。同時,由于綠地的滲透和截流作用會導致綠地雨水徑流量明顯減小,也許不能保證收集到足夠的雨水量。在綠地雨水規(guī)劃設計中應充分考慮綠地的滲透和截流作用,科學合理地確定雨水利用規(guī)模。
間接利用
雨水間接利用可分為屋頂花園、下凹綠地、透水路面和滲透管溝(井)等方式。
屋頂花園
屋頂花園是指各種建筑物、構筑物的屋頂(天臺)上進行綠化、種植花草的統(tǒng)稱,一般由防護層、排水層、過濾層、種植層和植被組成。種植層和植被的選擇是屋頂花園的關鍵,種植層土壤必須有一定滲透性并能滿足植被生長的需要,植被必須適應當?shù)氐臍夂驐l件并種植層土壤性質相匹配。通過植被截留和種植層吸納雨水,屋頂花園雨水徑流量較綠化前大幅度降低,僅在遇到暴雨時形成雨水徑流。屋頂花園是美化城市,減少面源污染和消減城市雨水徑流的重要途徑之一。
下凹綠地
下凹綠地是指低于周圍地面適當深度,能夠接受周邊地面雨水徑流的綠地,綠地表層土壤中根系發(fā)達、相對疏松,其降雨入滲能力較無草皮的裸地大,具有便于雨水引入、透水性好和投資少的特點。而且植物根系還能對雨水徑流中的懸浮物,雜志等起到一定的過濾,凈化作用。通過將普通綠地設計或改造成下凹綠地,適當降低綠地高程,合理處理路面高程,綠地高程和雨水口的關系,不僅可以減少綠化用水,而且增加了雨水滲透量、強化了地下水補給。
透水路面
透水路面而是指以透水混凝土、透水瀝青、透水磚、草皮磚等透水性建材替代普通混凝土、瀝青、釉面磚等傳統(tǒng)建材鋪裝硬化路面、廣場、停車場等。透水路面能很快將雨水滲透至路基下,甚至到達地下含水層,不會產生路面積水。這種路面可廣泛應用于人行道、小區(qū)道路、公園、廣場和停車場等輕型路面。
滲透管溝(井)
滲透管溝(井)是指在雨水排放系統(tǒng)中,將傳統(tǒng)雨水管改成滲透管(穿孔管)或設置滲水井。匯集的雨水通過滲透管溝(井)進入四周的碎石層,再進一步向四周土壤滲透,多余雨水溢透進入市政排水管道。滲透管溝和滲水井可單獨使用,也可同時使用。滲透管溝(井)滲透量大、占地面積小,投資較少,但是對水質有要求,不能含有過多的懸浮物,通常需進行預處理。滲透管溝(井)適用于一些地下水位不高、雨水水質較好的地區(qū)。